CN
EN CN
0755-33218492
1216374743

新闻资讯

资讯速达,实时了解鸿陆的最新动态

浅析RFID技术在藏品管理中的那些应用

  • 时间:2021-09-09
  • 作者:鸿陆技术
  • 浏览:695次
  • 分享
  • A+ A-

一直以来,藏品是博物馆开展所有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博物馆的规模和地位。那么,藏品管理工作在博物馆建设中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藏品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藏品利用率、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已逐渐成为各行各业以计算机工作为重心的必然趋势。2006年,《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内容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技术和产品的需求。由此,信息化和文博事业的结合便成为近年来文博工作者探讨和实践的方向,各地博物馆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运用到博物馆藏品管理中,推进藏品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目前,藏品的查找,统计,出库和盘点工作,主要靠人工完成。提取某件文物或文物盘点时,往往需要库房管理员凭借记忆或拿着厚厚的账本,穿梭在文物货架前来回查找、搬动。这种人工的重复劳动,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对文物造成损坏。


通过RFID技术将已建立的馆藏文物数据库为基础,给每件藏品附着RFID电子标签,写入一个唯一的标识码与藏品信息相对应,并且在库房门口安装好超高频RFID通道门(如下图)等设施,用于藏品和人员信息的采集,最终通过应用软件将藏品的出入库、人员的进出等信息加以记录,进行藏品出入库自动识别,动态跟踪记录,实现对藏品的无接触式智能化管理。


想要提用某件藏品时,库管员只需利用手持机的检索功能,便可轻松找到所需的藏品;利用系统的监控软件实时显示藏品的当前位置信息,一旦发现某个时刻没有接收到某个藏品的标签信息,软件则会发出报警提示,找到对应的藏品。


在对藏品进行检索、盘点、统计时,库房管理员只需手持RFID读写器在文物柜架前扫视,即可获知有效距离内的藏品相关信息。这种无接触式管理不仅可以降低库房管理员的工作强度,极大地提高藏品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对文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鸿陆 RFID藏品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RFID技术在国内外博物馆的智能导览服务、观众兴趣行为分析和藏品管理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早在2009年,中国科技馆就采用RFID电子门票查验服务系统,成为国内首家使用电子门票的博物馆类场所。


瑞士Kunstmuseum St.Gallen艺术博物馆将RFID技术应用于对观众兴趣行为的分析。观众佩戴的特质手套安装有RFID标签和无线生物感应器,可以随时记录观众正在查看哪一件艺术品,及每件艺术品的观看时间,通过比对位置和生物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测量出观众对每件艺术品的生物和认知反应,进而更好地为不同层次的观众服务。



马来西亚博物馆管理局使用RFID技术帮助更有效地管理文物和更好地识别和追踪服装、陶瓷、武器和艺术品的展出,同时RFID系统能协助跟踪跨博物馆的文物进出情况。


南京博物院将RFID技术应用在博物馆藏品管理领域,完成了24万件藏品数据的导入工作,3.8T的影像数据导入及处理,支持20种以上的凭证、账册、卡片、清册等文档导出,实现藏品的无接触式管理。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根据其遗址博物馆的特殊性,采用有源标签,实现了文物的动态管理、清点及信息查询,加强了对出入库人员的管理。


此外,还有内蒙古博物院、常州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和航海博物馆等,也将RFID技术用于藏品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RFID技术在藏品管理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展品RFID电子标签的选择了。因为藏品丰富,形状各异,出于对文物的保护,RFID电子标签的选择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库房管理员对藏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所管理藏品的种类、性质、数量、尺寸等,为藏品“量身定做”合适的标签。


(部分内容来源于大同市博物馆,侵删)

继续阅读